玉林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上周帮刚入行的徒弟改造价表,发现他把一栋3层办公楼的造价算错了12万——不是算错数,是选错了计价方法。用定额计价套了清单项目的量,结果规费税金全跑偏。这种“方法混用”的坑,我刚工作头两年也踩过三次,较严重的快速被甲方审计追着改了7版表,加班到凌晨三点才回家。
工程造价里,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是绕不开的两座山。前者是“按图算量、套价取费”的传统派,后者是“量价分离、市场竞争”的革新派。今天这篇文章,玉林优路教育会用15年造价实操经验,把两种方法拆透:从定义到计算步骤,带案例手把手教你算;优缺点对比表直接拿走用;较后告诉你什么项目该选哪种方法,避免再踩“算错价”的坑。
一、被骂“老古董”的定额计价: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在用?
1.1 定额计价:计划经济的“遗产”,但规则较统一
定额计价是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方法,简单说就是“按国家规定的定额算量、套价,再按固定费率取费”。你可以把它理解成“官方给的标准答案”:国家或地方会发布《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》,里面规定了做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少人工、多少水泥,甚至连机械台班的用量都写得清清楚楚;还有《工程费用定额》,规定管理费、利润怎么算,税率是多少。
比如你要算“砌一堵240mm厚的砖墙”,不用自己琢磨材料用量,直接翻定额本:10立方米砖墙需要人工12.5工日,标准砖5.3千块,水泥砂浆2.2立方米……单价也按定额里的“基价”算,较后再按固定公式加管理费、利润、税金,总价就出来了。
1.2 3步学会定额计价:从算量到总价,带案例实操
我见过很多新手觉得定额计价“繁琐”,其实掌握步骤后很简单。以“200平方米墙面一般抹灰”为例,手把手教你算:
头等步:算工程量(按定额规则算,别直接抄图纸量!)
定额里的“墙面抹灰”工程量计算规则是“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,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>0.3的孔洞面积”。假设图纸墙面面积220,门窗洞口共20,那实际工程量=220-20=200(这里要注意:定额算量和图纸量可能不一样,比如有的地区定额会规定“抹灰厚度超过20mm要分层计算”,我当年就漏了这条,少算10%的量)。
第二步:套定额单价(找到对应子目,算直接费)
翻开《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》,找到“墙面一般抹灰”子目(比如编号A1-103),假设单位是100,基价5000元(含人工2000元、材料2500元、机械500元)。那200的直接费=(200÷100)×5000=10000元。
第三步:取费(按费率算间接费、利润、税金,得总价)
直接费出来后,按《工程费用定额》取费:
管理费=直接费×10%(假设费率10%)=10000×10%=1000元
利润=(直接费+管理费)×5%=(10000+1000)×5%=550元
规费=(直接费+管理费+利润)×6%=(10000+1000+550)×6%=693元
税金=(直接费+管理费+利润+规费)×9%=(10000+1000+550+693)×9%=1102元
总价=10000+1000+550+693+1102=13345元
1.3 定额计价的“好”与“坏”:适合稳,但不适合活
优点:规则统一,不用扯皮。政府项目、抢险工程、小作坊施工队较爱用——大家都按同一个定额算,甲方不用担心施工方多算,施工方也不用费心编报价,拿来就能用。
缺点:价格“死”,不反映市场。定额基价通常一年或几年才更新快速,比如现在水泥涨价30%,定额里的材料价还是去年的,算出来的造价肯定偏低。而且“量价合一”,施工方想经过优化工艺降成本?不行,定额里人工、材料用量都定死了,没空间。
二、甲方较爱清单计价:“量价分离”到底好在哪?
2.1 清单计价:市场化的“新规则”,风险大家摊
清单计价是2003年才推行的“新方法”,核心是“招标人给工程量清单,投标人报综合单价,量价分离”。简单说就是:甲方(或咨询公司)先按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(GB50500)算好“清单量”(比如“墙面抹灰200”),列成清单项目;施工方根据自己的技术、采购渠道、管理水平,报每个项目的“综合单价”(含人工、材料、机械、管理费、利润、风险),较后汇总总价。
比如同样是“200墙面抹灰”,清单里只写“项目名称:墙面一般抹灰;项目特征:25mm厚水泥砂浆;工程量:200”,至于用多少人工、多少水泥,单价多少,施工方自己定——你技术好,人工用得少,单价就能报低;你能拿到低价水泥,材料成本低,也能降价抢标。
2.2 4步搞定清单计价:从列项到报价,案例对比定额
还是“200墙面抹灰”,用清单计价怎么算?和定额计价对比着看更清楚:
头等步:列清单项目(按清单规范,描述项目特征)
清单项目要按《计价规范》列,比如“011201001 墙面一般抹灰”,项目特征必须写清楚:“墙体类型:混凝土墙;抹灰厚度:25mm;砂浆种类:水泥砂浆1:3”(特征描述越细,报价越准,我见过甲方只写“墙面抹灰”,结果施工方按10mm厚报,实际要25mm,较后扯皮加钱)。
第二步:算清单工程量(按清单规则算,和定额量可能不一样!)
清单算量规则和定额不同:清单“墙面抹灰”是“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,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>0.3的孔洞面积,不扣除踢脚线、挂镜线”(定额可能还扣腰线)。假设和定额案例条件一样,清单量也是200(但如果有腰线,定额量可能是205,清单量还是200,这点新手较容易混)。
第三步:组综合单价(施工方自己算成本,加利润和风险)
这是清单计价的核心,施工方要自己算“完成1墙面抹灰要花多少钱”:
人工:自己工人工资200元/工日,1需要0.2工日,人工成本=0.2×200=40元/
材料:水泥砂浆1:3,1用0.025m³,当前市场价400元/m³,材料成本=0.025×400=10元/(含损耗)
机械:抹灰机100元/台班,1台班抹50,机械成本=100÷50=2元/
管理费:按人工的30%算=40×30%=12元/
利润:想赚10%,(40+10+2+12)×10%=6.4元/
风险:考虑材料涨价风险,加2元/
综合单价=40+10+2+12+6.4+2=72.4元/
第四步:汇总总价(分部分项+措施项目+其他项目+规费税金)
分部分项工程费=清单量×综合单价=200×72.4=14480元
措施项目费:比如脚手架、垂直运输,假设2000元
其他项目费:暂列金额、专业工程暂估价等,假设0元
规费=(14480+2000)×6%=988.8元
税金=(14480+2000+988.8)×9%=1572.2元
总价=14480+2000+988.8+1572.2=19041元(比定额计价高,因为清单考虑了当前市场价和风险)
2.3 清单计价的“利”与“弊”:适合市场,但对能力要求高
优点:价格“活”,反映市场真实水平。施工方可以经过优化管理、采购低价材料来降低报价,竞争更公平;“量价分离”也让风险分担更清晰——清单量算错了算甲方的,综合单价报低了算施工方的,减少扯皮。
缺点:对招标人要求高。清单项目列错、特征描述不清,后期必扯皮;对施工方报价能力要求也高,新手容易漏项(比如忘了加风险费,结果材料涨价亏了本)。
三、两种方法怎么选?一张表对比+3个实操建议
3.1 核心差异对比表(直接存手机,算价前翻一翻)
对比项定额计价清单计价
计价依据国家/地方定额、费用定额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(GB50500)+企业定额/市场价格
价格来源定额基价(固定,滞后市场)企业自主报价(反映当前市场价)
风险分担量价风险主要由甲方承担量的风险甲方承担,价的风险乙方承担
适用场景政府投资项目、抢险工程、小型项目市场化招投标项目、大型工程、房地产项目
算量规则按定额规则算量(可能与图纸差异大)按清单规则算量(更贴近图纸实际)
3.2 3个实操建议:别再选错方法浪费时间
建议1:看项目性质——政府的活优先用定额,市场的活必须用清单
政府投资的学校、医院、市政工程,招标文件里基本会写“按XX省定额计价”,别瞎用清单,审计通不过;
房地产项目、商业综合体招投标,甲方肯定给清单,你用定额报价,直接废标(我见过同行犯过这错,白做一周报价)。
建议2:算量时先分清“定额量”和“清单量”,别混着用
同样一个项目,定额量和清单量可能差5%-10%。比如挖土方,定额量要算放坡、工作面,清单量只按垫层底面积×深度算。算之前先看清楚用哪种方法,别像我徒弟一样,用清单量套定额价,结果差了12万。
建议3:新手从定额学起,清单要练“组价能力”
定额计价规则固定,适合打基础;清单计价的核心是“组综合单价”,建议多分析别人的投标报价,看看人家怎么算人工、材料成本,怎么加风险费——当年我为了练组价,把公司3年的投标文件都翻了个遍,现在报的价基本能控制在成本+5%利润内。
造价这行,方法选对了,效率能提一倍,返工少一半。定额计价像“按菜谱做菜”,步骤固定但味道单一;清单计价像“自由发挥做菜”,考验手艺但能做出特色。不管用哪种,记住:算量要准、套价要活、风险要考虑——都是当年踩坑踩出来的经验,拿走不谢。
- 详情请进入玉林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youluyl.5zix.com/news/139691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玉林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有几种工程造价方法的全部内容。